小学生写作文的心理

时间:2023-10-25 22:17:17
小学生写作文的心理

小学生写作文的心理

习作,重在一个习字,它强调小学生的作文就如同绘画的写生一样,是一种练习,而截然有别于创作,要求不宜过高。崔峦老师说得好:习作课,低年级叫写话,中高年级叫写作。低年级重在乐于表达,愿意写话;中年级重在自由表达,把自己的所见、所闻、所思、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;高年级重在个性的表达、在内容上有自己的观察、发现,有自己的认识、情感,在语言上说真话,说自己的话。这样说来,小学生作文着眼点不仅仅是作文本身,而主要是学生作文的态度。很赞同柴向阳老师关于作文新概念的一段话:小学生可以写不好作文,但决不能怕作文在小学阶段,教师如能通过教学,让学生爱上写作,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。教学中,我们就不能光盯着结果,只管我要的是葫芦,而应该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写话、习作的兴趣,所要做的应是尽可能地减少束缚,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表达的自由,多引导,多激励,少限制,少指责。

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、想法和感情的;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、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、想法和感情,那简直是愚蠢的事情。其实,这种愚蠢的结果已引起人们担忧:大量的小学生由于不会写作文而失去对写作的兴趣,他们面对题目不知所云,下笔艰涩,言不由衷。有的甚至从小就具备了两副人格:作文人格和真实人格。他们真正成为被装在套子里的人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诸如:想像不合理、表述不准确,导致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,而使学生觉得作文太难了,就是此矛盾的产物。熟谙学生的作文心理,才有助于减轻这种差异造成的错位 ……此处隐藏370个字……毛茸茸的身体,好长好长的毛,皮肤是淡绿色的,多帅母亲把我寄养在这片绿叶上,真不知她去哪里了。没关系,反正还有我的伙伴,和他们一起玩吧!显然,毛毛虫的生活给了她多么美妙的体验。

3、体验情感化

小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体验,明显带有儿童的特点和情感意志的倾向,他们往往从自己的情感和意志需要的角度,以自己的好恶去认识并解释对象,使体验变成一种自我情感和意志的表现形式。那么,反映到作文中的,就不一定是生活的原型,就很难合理。倘若老师不理解儿童这种心理,会认为写得不真实,就会使儿童茫然不知所措,因为这就是他们眼里的真实。如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写逛公园的事,她把手中的豆粒喂给梅花鹿吃,就感到:梅花鹿很爱吃,它的眼睛追着我的手,啊,可能它从来没有吃过这样又香又咸的豆子,它一定喜欢我了。走的时候,它还恋恋不舍地送我走出好远。这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子。在成人眼里,这只梅花鹿只不过是爱吃豆子罢了,至于追随小作者,恐怕也是因为豆粒,可在儿童眼里,她一厢情愿的想法却变成了两厢情愿。因而,就写真来说,应该让学生写他们眼里的真;就学生想像而言,则不能用合理来束缚学生,因为在儿童的词典里,没有不可能这个词,他们正是按着自己的意愿,用想像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和幻想的世界。

4、尊感的需要:

学生渴望成功,渴望被周围人认可。在学校里,他们往往在意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中的位置。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,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、诱人的、自愿的需要。小学生作文是并不轻松的劳动,必须使儿童感到自己是个劳动者,使他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,作文的成功使学生体验到了自尊感,而这自尊感的满足又使他们喜欢上作文。所以,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自尊,忽视习作者的心灵体验

《小学生写作文的心理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